最近有些好友老要我對其連結的「名牌」精品賣家按「讚」,對我這從不迷戀「名牌」產品的人來說,按不按「讚」?真的是陷入左右為難、天人交戰。其實,我始終就認為使用「名牌」就是替自己製造「危機」。 

這輩子有幸獲邀參加過幾次所謂有錢人的時尚「派對」,抱著土包子開眼界的心態,除難以割捨的牛仔褲外,慎重其事穿上襯衫、打上領帶、再披上獵裝外套,自認頗具帥氣與得體地「盛裝」與會。可到了會場,千萬名車接二連三、錦衣華服滿眼盡是、鑽石珠寶五光十色,看得我目瞪口呆、眼花繚亂,相較之下,我像極了初出茅廬的窮酸小子。 

拿了杯雞尾酒,與幾個熟識的朋友圍圈閒扯,聽這介紹一身Armani價值多少、聽那說PradaHERMÈSBurberry Cartier 各種名牌,聞著走過來的Chanel、走過去的Dior香水味,有人也穿牛仔褲來,但他是一件30KLevi's,我是一件299,完全被「名牌」包圍,但「名牌」距離我太遙遠了,無感。 

很多朋友問對「派對」感覺,其實,一身Armani20多萬元,穿了,只贏得一次讚美,下次再穿,別人還會給「讚」?若是買1萬元1套,可買20多套,每換1套,人家都會讚美一次,就算只穿一次,同樣的錢,能獲得20多次讚美,你說誰比較划算? 

開名車,連家小都可能成為歹徒假車禍、綁架、勒贖覬覦的對象;身穿名牌服飾、腳蹬名貴皮鞋、手拿昂貴皮包、披掛價值不斐首飾,經由媒體大剌剌的宣傳,怎不成為搶匪作案的目標?這不是自己在替自己製造危機嗎?在他們的世界裡,我的想法可能難以受到重視,但這就是我對使用「名牌」貨的價值觀。 

教育小孩,要他們認識所有「名牌」的來龍去脈,因為那是社交話題,但不管買不買得起「名牌」貨?絕對不用「名牌」貨。即便很多人曾送我許多各式各樣「名牌」產品,我都妥善保存而不輕易使用。 

記得孩子小時候,同儕流行火影忍者等玩偶,他們也想要,我要他們自己訂出月考成績標準,達標就帶去夜市每人給100元自行選購8個,小朋友一樣玩的津津有味,沒幾天,統統都束之高閣。相較很多父母花大錢買原版,對小孩來說,玩過就不稀奇,壽命一樣長短,「名牌」貨同樣淹灰塵。但對小孩學心算、圍棋、鋼琴、游泳、語言等才藝,是孩子未來之所需,絕不折扣一毛錢,「名牌」與「實用」,我以身作則選擇「實用」。 

用不用「名牌」?見仁見智各有陳述理由,不是本文探討重點,重要的是,選用「名牌」會不會給自己帶來安全上的顧慮?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jorlin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