整理舊資料,出現一張2007年在北京王府井購買羽絨衣的收據,勾起那次北京行回憶,也為兩岸10多年來經濟發展一進一退、一興一衰的無奈,十年河東、十年河西,風水已不輪流轉,熱衷政治、甘於被欺矇拐騙的台灣,玩完了。 

2007年,有重要任務到了北京,三天兩夜中,會議、會議、還是會議,沒空微服出巡逛逛大街、壓壓馬路;趁第二天北京飯店內晚宴後,出門繞繞王府井路;初春,走在整條路被封的人行步道上,熱鬧,人聲鼎沸,每間精品店換季大拍賣,搶貨人潮擁擠不堪,消費力驚人。 

晃進了這家羽絨衣專賣店,東挑西撿試穿,選了三件羽毛10%、羽絨90%可以耐寒-10℃的羽絨服,不管樣式、做工都算上乘,本以為應該不便宜,沒想到打完折扣,人民幣400元有找,找的零頭還能買支烤包穀,心裡直有撿到寶、撈到便宜的慶幸。 

回想1996年底,到廣州採訪第一屆珠海航空展時,大陸朋友的月薪是人民幣70元,那個台幣兌人民幣3.51的年代,記得吃一市斤大頭蝦(泰國蝦)20元(當時台灣一台斤台幣330元),一頓吃掉人家13月薪,還直呼便宜。 

那時候,從鄉下湧入經濟特區的盲流、下崗農民工,在台商工廠包吃一餐下,大陸政府規定固定工作五天,另外兩天,老闆得雇用臨時工分享工作收入,應該算是「共產」經濟式的週休二日;隨大陸的更改革開放、不間斷的五年計畫、扶貧及脫貧政策,工資每年翻一番,20年後,一線城市的工資已從5000人民幣起跳,遠遠甩開自以為傲台灣年輕人的22K 

很多人、專家、學者都在替台灣人的「薪酸」把脈找藥方,還說得頭頭是道,可就挽救不了台灣人從富裕走向貧窮、貧困到潦倒的命運,驗證了中國人「富不過三代」的歷史詛咒,更注定了台灣年輕世代成為「台勞」的宿命。 

同樣20年,吃飽了的台灣人,忙著玩政治、爭公道、搞鬥爭,推翻歷史、「去中」文化,中國人不當,搶做日奴,為反吃肉喝湯的國民黨,支持了啃銅嚼鐵的民進黨,還心甘情願難以清醒;大陸已經上太空,台灣人則坐吃山空,兩相對照,歷史風水已不輪轉,命運也不再三年一輪,台灣人自己玩完了!影像 (4).jpg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jorlin9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